2017年12月14日星期四

声调

Emma有鼻涕了。
妈妈问:“要擤鼻子吗?”
Emma说:“不擤,擦。”
妈妈说:“行。”
Emma就哭了。

味道

Emma说爸爸是baked potato味道的,妈妈是tomato味道的,Emma是apple sauce味道的。

2017年9月12日星期二

名字

星星叫做“一闪”。刚刚学会唱《小星星》的时候,星星的全名叫做“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后来简化成了“一闪一闪亮晶晶”,最后终于变成了“一闪”。

空气加湿器叫做“冒气儿”。

企鹅叫“waddle”。鸭子叫“嘎嘎”。斑马叫“大马”。

2017年7月24日星期一

Emma午睡醒了之后的第一句话是:“今夕是何年?”

2017年5月26日星期五

学语言

看小朋友学语言实在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自打十一个月上幼儿园起,Emma就学会了cup(杯子)和bottle(瓶子)这两个词——凡是用来喝水的就是“杯子”,用来喝奶的就是“瓶子”。结果有一次我们用平时给她装水的杯子装了奶,她居然愣住了,不知道该管这个容器叫杯子还是瓶子了。

凡是走路的禽类,就是duckie(小鸭子),只有飞着的才是birdie(小鸟)。如果一只小鸟飞着飞着下来走路了,也就从birdie变成duckie了。

Emma先学会了管青菜叫“菜菜”,结果出门见到草地也叫“菜菜”。后来学会了leaf(树叶),又回头管青菜叫leaf了。

从“剥虾”、“剥橘子”的词组中学会了“剥”这个字。有一天看到我拿着一堆信走进来,就高高兴兴的喊:“Emma帮你剥!”

2017年5月19日星期五

Yellow

Yellow在哪里呀?
Yellow在这里呀!
叔叔拿着它,
别把它掉了。

2017年4月28日星期五

语言的感染力

都说东北话是最有感染力的语言。虽然并不说东北话,但是作为一个出生在美国东北的、两个中国东北人的小孩,Emma的语言一样有感染力。

Emma去了幼儿园以后,发现很多东西在幼儿园和在家的名字是不一样的。比如喝水的杯子,在家叫“杯子”,在幼儿园老师却管它叫“cup”。于是Emma干脆把中英文合二为一,开始管杯子叫“卡杯”。结果从那以后,爸爸妈妈也开始学着管杯子叫“卡杯”,爷爷奶奶叫“卡杯”,连茉莉姐姐和她爸爸妈妈也管杯子叫“卡杯”了。

幼儿园教室里的墙上有每一个小朋友家里的全家福。老师说Emma总会指着我们的全家福喊“爸爸妈妈”。每次我去幼儿园接她,Emma也会指着我大声的跟自己的小朋友说“爸爸爸爸”。久而久之,她班上的小朋友看到我就喊“爸爸”。突然有一天,Emma在幼儿园不再喊“爸爸”了,开始喊“daddy”。结果就是每一天我一去幼儿园,一群说英语的小朋友喊着“爸爸爸爸”,唯一会说汉语的Emma却喊着“daddy”。汉语对外教育的希望原来在小朋友们的身上。

细腻的小心思

Emma的好多玩具都有“Emma一个,爸爸一个”。比如家里两个滤网漏勺,要她一个、我一个罩在脸上装作是击剑运动员;两个手铃,要她一个、我一个一起摇摆;还有两块透明的三角形积木,要一起放在眼前Peek-a-boo。有一天晚上Emma兴致冲冲的拿着那两块三角形的积木跑过来和我一起玩,但因为我在做晚饭,她又拿着那两块积木悻悻的走了。这件事情我根本就没放在心上。直到第二天到了办公室打开我的包,赫然发现“我的”那块积木不知道什么时候被Emma放在我的包里了。想象一下她满怀委屈把玩具放我包里的样子,让人恨不得马上跑到幼儿园去陪她一起玩。
说起细腻的小心思,还有一件事。

我的车上有很多Emma的书和玩具。偶尔有几次到了幼儿园,Emma正看书或者玩的高兴,不愿意放手。每次我告诉她,把书和玩具拿到幼儿园可以,但其他小朋友可能会抢,她就主动放下,和书或者玩具白白了。只有一天早上,她本来没在看书的,下车的时候却非要拿着车上的两本书,使出浑身解数劝说也不管用,就只好让她把书拿到学校了。到了学校,果然小朋友们过来抢书,还好老师马上阻止了,还抱着Emma给她讲那两本中文书,也是难为老师了。后来回到车上,忽然想起来老师通知大家昨天带着自己最喜欢的书到学校,但我们居然忘记了给她带。晚上去接Emma的时候跟老师说起来这件事,老师说前一天给大家讲小朋友们带来的书,每一本都介绍了是哪个小朋友带来的。想来她是看到别的小朋友都带了自己的书,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非要拿着车上的两本书去幼儿园。爸妈靠不住,只能靠自己。

Animal cookies

Eddie,你的裤子上画的是什么? Animal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