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Google”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Google”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1年8月19日星期五

Android好在哪儿?

自去年8月买了Droid X投入Android阵容至今已整整一年。如今Android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越iOS,但是我身边的人还是用iPhone的居多,很多使用Android的用户其实也并没有把Android真正当作“智能机”来用。最近又到了大家换手机的时候了,我就贡献一点自己的经验体会,希望帮助Android继续扩大一点市场份额吧。

自定制ROM和界面主题

可以在取得根权限(root)之后自由选择ROM和操作界面主题(Theme)是Android最大的优点了。如今Android开发圈有许多人在做ROM,做操作界面主题的人就更是数不胜数。就连最难刷机的Droid X也有很多高质量的ROM供人选择。喜欢速度快和功能强大的可以选择著名的CM7;要是想要界面华丽可以选择国产的MIUI。喜欢红色就用红色界面主题,喜欢变形金刚就用变形金刚主题。总之无论你的口味怎样,无论你有何种需求,基本上总有一款ROM和主题能够满足你。如果你够Geeky,喜欢刷机,喜欢个性化,Android绝对是优于iOS的选择。

更好的使用Google服务

相信有不少人都在使用Gmail之类的Google服务。作为Google的亲生孩子,Android对Google服务的支持远远好于iOS。Gmail、Google Calendar等基本服务在两款操作系统上的差距不太明显,但是Google Voice、Google Map、Google Talk、Google Music、Google+、Google Reader等应用还是Android上更好用。Android上的Google Voice短信绝对可以代替运营商的短信服务而且免费;Google Talk可以实时在线聊天,新版本的Gingerbread甚至可以在手机上用Google Talk视频聊天了;Google Music可以让你无需管理手机上的音乐,永远可以访问你的音乐库。如果你是一个重度Google应用用户,Android绝对适合你。

方便的桌面Widget

桌面Widget是Android的操作更简单了。在iOS上,无论你要用程序完成什么操作,都需要打开键盘锁,找到程序所在的桌面,打开程序,然后进行操作。而在Android上,你可以为最常用的程序添加桌面Widget。如果你要查看天气,桌面上的天气Widget直接显示当前天气状况和气温。如果你要发微博,点一下桌面上的微博的Widget就可以写微博了。如果你听到了一首不知道名字的歌,点一下Soundhound的Widget它就开始为你查找了。你想打开Wifi、或是调整震动模式,都只需要点击一下桌面上的Widget就搞定了。想要查看你的日历,你不需要打开日历程序,看你的桌面Widget就够了,想预览一下Email,或是看看你的朋友在微博上说了什么,也是Widget。

真正的“智能手机”

如果你没有听说过Tasker这款Android程序的话,我建议你去Android市场上去查看一下。这是一款能够真正将手机变“智能”的程序。你可以设置让各种各样的情景触发各种各样的事件,而一旦设置完毕,一切都变成自动的了。比如当你回到家里,程序可以帮你将手机的模式变为响铃,到了办公室,又帮你改成震动,到了晚上可以自动静音;比如每当你打开需要定位的程序时,手机可以自动打开GPS。比如用Google Voice号码给手机打电话时让手机自动发送一封邮件到你的邮箱,报告手机的当前位置,你就再不用想手机是落在车里了、办公室里了、还是小三家里了。越狱后的iOS也可以完成Tasker中的某些功能,但是你可以操控的内容和深度都要比Tasker差很多。很多人都说Tasker是他们抛弃iPhone选择Android的原因。更多人说Tasker让智能手机真正变“智能”了。

与非手持设备的完美配合

你在电脑上浏览Android市场,发现一款你需要的程序时,你只要点击购买,选择你要安装到哪一个手持设备上,你的手机或者平板就会自动安装这款程序了,而不需要在手机上进行任何操作。当你在电脑的浏览器上看到一款手机壁纸、找到一个你想要去的地点、或者发现一段你想在手机上和朋友分享的视频,只要点击一下发送至手机的插件,你的手机就可以自动打开你要的图片、开始GPS导航、或是播放你想看的视频。这才是互联网时代手机与电脑应有的关系。没错,iOS也有类似的发送至iPhone的插件,但是方便程度逊色了不少。不仅如此,Android的文件管理也比iOS方便许多,连接到电脑之后就可以自由传输文件,无论是传送照片、音乐还是当作移动硬盘,Android都更胜一筹。

更多的硬件选择

选择iOS就意味着你选择了iPhone,但选择了Android,你还有无数种硬件选择。喜欢方的还是圆的、喜欢屏幕大的还是屏幕小的、喜欢带实体键盘的还是不带实体键盘的,你总能找到一款合适的手机。至于搭配的操作系统你完全不用担心,只需要刷一次机就可以使用你想要的ROM了。

其它

Android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点。比如自带的驾驶模式、自带的堪比专业GPS的全程语音导航系统、支持mini SD卡存储、方便的自定义铃声、被iPhone模仿的通知栏系统等等等等。怎么样?准备好了吗?给Android一个机会,让Android给你一个惊喜。


2011年7月4日星期一

竞价也可以很酷

Google前一阵子参加了加拿大北电网络(Nortel)破产后的专利拍卖。虽然他们最终在竞价中输掉了由苹果、微软、索尼等公司组成的联合财团,但Google的出价给这场拍卖带来了不少欢乐。

Google的其中三次出价分别为$1,902,160,540,$2,614,972,128和$3,141,590,000。这些让人看起来一头雾水的数字的含义今天被人解开了。这三个奇怪的数字分别是数学中的布朗常数(Brun constant,1.902160540),梅塞尔-梅尔滕斯常数(Meissel-Mertens constant,0.2614972128)以及大名鼎鼎的派(3.14159)。Google把他们带着书呆子气的冷幽默带到了冷冰冰的拍卖会中,不知道今后的拍卖会上会有多少公司效仿Google开出一些让数学家、物理学家们会心一笑的价码?

2010年1月18日星期一

从一开始就错了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难题,其中有一类就叫做“道德”。所有涉及道德的问题都是十分复杂的。因为看起来很道德的“道德”其实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行为准则,是为了社会集体利益最大化而制定的社会公约——你看,即便是道德其实也与很“低俗”的“利益”有关。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普适的道德观,甚至没有普适的道德底线。

因此,当Google将“不做恶”这一道德准则作为企业座右铭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会出现麻烦。Google是一家美国公司,必定要接受美国的道德观。但是,在美国不做恶不等于在世界其他国家也不做恶;同样的行为,没有对美国做恶也不等于对其他国家没有做恶。Google在美国道德观下的洁身自好“不做恶”只会招来持不同道德观的人的嘲笑甚至辱骂。

在美国人眼中,人权是不容侵犯的,民主更是好东西。所以当中国维权人士的电子邮件系统受到来自中国的集中攻击的时候,当国务卿克林顿希望网络公司能够在推动世界信息自由和社会文明方面起到更大作用的时候,以“不做恶”为己任的Google坚决地维护了自己的道德观,宁可退出中国市场也不愿继续提供过滤信息的搜索引擎。在我看来,与其说是Google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被迫做出退出中国的姿态,不如说是美国政府一语点醒了Google,你们是有责任推动信息自由和社会文明的呀!但是,资本主义的道德观是自由平等博爱、是强调人权、保护私人财产,社会主义的道德观是“八荣八耻”、是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中国,要屏蔽一切不利于国家的言论和信息,保证“和谐社会”,这是道德,在美国,是要保护每一个人获取信息的权利,保证每一个人开口说话的权利,这也是道德。所以,李开复在中国提供过滤“不良信息”的搜索服务其实是“道德”的;只是坚持信息自由的美国总部是无法理解李开复的软弱妥协的,认定了这种与其自身道德观相冲突的东西就是恶,就应该被铲除,于是才产生了一系列的争论。

Google对另一社会主义国家古巴的态度也引起了争议。Google封锁古巴的搜索服务被作为了Google做恶的论据。不要忘记,古巴是美国眼中的邪恶国家,是一个威胁世界公共安全的国家。在美国的立场上,推翻古巴“反动政府”的统治,解放古巴人民才是最道德的事情。即便Google是在美国政府的授意下屏蔽了古巴的服务,这种行为也不见得就与“不做恶”的信条相抵触。因为向这样一个国家提供精确的搜索服务、卫星地图服务,就等于间接地帮助恐怖分子提供详细的作案计划,威胁世界安全,是十分不道德的。

我无意为社会主义道德观辩护,也无意鼓吹资本主义道德观。我可以理解伟大的长城防火墙的初衷,但我不能认同它的存在。我更能够理解的是Google的道德困境——“不做恶”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Google从一开始就错了。

2009年10月6日星期二

被Google Wave秒杀

这绝对是一款跨时代的产品,或者用开发者的话说,是3P。不要往歪处想,是Product(产品)、Platform(平台)和Protocal(传输协议)这3P。

作为一款产品,Google Wave可以实现包括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多方协作在内的功能,而且更简洁、更迅速,更有效,甚至通过API在公共空间(比如博客)实时更新。作为平台,它可以像操作系统一样运行小应用,提供交流、娱乐、工作的空间。如果Google Wave真的能够成为标准传输协议,将可以与更多平台上的用户实现交流。

除了这个令人激动的3P的概念之外,Google Wave的细节更让人心动。所有参与者的活动都是实时显示的:你可以看到别人在对话中一个字一个字的输入,可以看到其他合作者同时对文章进行一个字一个字的改动。这不是简单的网页发布,你不需要刷新页面就可以看到其他用户在这一秒所进行的动作。Google为Google Wave嵌入的语言系统不仅识别词的词性,还识别词的含义,可以完成或许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拼写检查。Google Wave中,多种语言可以同时毫无障碍地出现在同一对话当中,而且可以通过翻译机器人实现实时翻译。

让我印象最深的特性有两处。第一,Google Wave中没有了“邮件主题”和“收件人”的对话框,而只有一个内容对话框,键入的第一行内容将成为邮件主题,系统自动提示选择收件人。对于一天要发送十几封甚至几十封邮件的人来讲,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我们不再需要在“主题”、“收件人”、“正文”的对话框之间进行繁琐的切换,一切都更加流畅自然。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改动,但却体现了Google的人性化。我相信这种单一对话框的邮件窗口将成为未来Email窗口的主流。第二,在Google Wave中,可以通过拖拽的方式将本地文件上传到网络。在操作系统中,文件操作时可以通过拖拽完成的。但是在网络应用中,却需要通过对话框完成文件的上传。Google Wave的这一特性消除了本地与网络之间的隔阂,再次印证了Google对云计算的执着,未来的计算机将不再有本地与网络之分。

可惜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是从Google Wave的演示视频上看到的。Google Wave到底有多好,还是谁用谁知道。万能的Google,快给我发一个Google Wave的邀请吧!

2009年1月16日星期五

Gmail贴纸

大概快一个月以前给Google写的信,一直石沉大海,以为被某个愚人节玩笑耍了。今天打开信箱,居然是一个月前我写给自己的信封!只是上面又多了两分钱的邮票,似乎是由于邮资不足,google补上去的。两分钱虽小,但意义重大。就是这不起眼的两分钱让我终于收到了Gmail的贴纸!信里还有一个手写的便签:



2008年5月6日星期二

活下来了

5月2号云物理的term project presentation,5月5号晚上的云物理期末考试,5月6号早上的动力气象期末考试。几天下来昏昏沉沉的了,动力气象还只复习了5、6个小时的样子,果然今天早上就答得乱七八糟。下午回到家里开始困,睡下之后就不想起来,但理智地想到还要填饱肚子,昏昏沉沉地出门买吃的。不过总算是活下来了,考完了就是好的,虽然过两周就是candidacy的考试,两天,每天6小时。

为了准备presentation和期末考试,几场比赛了,一片球评都没有写,罪过罪过。好在曼联果然争气,虽然输掉了对切尔西的比赛,但一切都在计划之中,再胜两场就拿双冠王了。争取在复习candidacy的间隙拿出时间写个赛季总结啥的。还从来没像这个赛季一样几乎一场不落的看球呢。

又:google reader的变化很是喜人,增添了分享笔记的功能,可以给feed增加评论了,很讨人喜欢。谷歌金山词霸也已经透露了,果然比原来的版本好用许多,而且是免费的了!继续做Google fans!

2007年8月7日星期二

在家里就很懒,何况还有很多事情要准备。本以为上一周把事情准备得差不多了,结果笔记本突然坏了,笔记本电池无论如何充不上电。拿到客服,人家说是主板坏了,客服不能修,要是换一块新的得3k多。于是我义无反顾地把它拿到一个电脑医院去修,看看还有没有一丝希望。现在我的笔记本应该正躺在电脑医院中被脱成裸体并大卸八块,被各种电笔戳来戳去。

体检的事情也很麻烦。在北大打的疫苗转到了国际免疫手册上,但是我在其他地方做得PPD皮试结果却被拒绝写在健康手册中。想办法ing。

前两天google推出了新服务,google pages,给用户提供空间和编辑器,推出用户自己的个人网页。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天一直上不去了。国内的网络屏蔽真是令人无语。

另外值得纪念的事情还有,曼联拿了社区盾杯,C罗状态不错,范德萨更猛,连扑对方三个点球。。。小董也进球了,而且还相当精彩。新赛季值得期待。

2007年4月4日星期三

导师明天回来

我连一篇paper还没看完,崩溃中。明天还是不去见他了。

这两天看完了《侠客行》,《玉观音》。恩,或许这就是没看完paper的原因。

发现xiaonei上说话也不方便。比如,本来是要骂A的,但是因为知道A会看到,就不敢说了。甚至,因为B和A关系很好,所以连B都不敢骂了。倒不是我刻薄到必须要骂某人的地步,但是有些事情总是不吐不快的。

以上文字使用谷歌拼音输入法输入。

Animal cookies

Eddie,你的裤子上画的是什么? Animal cookies!